激活农村素质教育发展新动能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素质教育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精准支持,财政性教育投入持续向农村倾斜,农村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得以壮大且配置日趋合理,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教育的城乡、区域差距仍然存在。
2021年7月,中央适时出台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为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带来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农村素质教育建设面临新挑战:“双减”政策出台后,城市学校可以通过课后服务时段拓展学生素质,而农村学校的课后服务能力相对有限、形式单一,加上校外非学科类培训资源相对缺乏、农村家庭文化环境不够理想,素质教育的城乡差距或将进一步拉大。此外,农村素质教育还存在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也建起了“新三室”,即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但这些设施的使用率并不高,有的甚至沦为摆设。究其原因,一方面,应试教育观念还需转变,素质课程开不齐或者课时被压缩的情况较为普遍。另一方面,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副科”教师较为缺乏,以致体育课“随处放羊”,音乐课“唱歌走样”,美术课“欣赏欣赏”。而如果单纯“复刻”城市教育模式,又会湮没独特的乡土元素和地域特色,加剧农村学生对乡土社会的疏离感,因此,农村素质教育还需防止“去乡土化”的问题。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面对“双减”政策下的新形势,农村素质教育亟待加快变革。
首先,在变革路径上,要与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持续优化农村办学条件基础上,将农村素质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有效衔接起来,筑牢乡村文化根基、提升乡土实践素养。通过完善顶层设计,调整素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城乡间、区域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着力缩小区域、城乡间差距;同时,通过政策倾斜,鼓励更多社会力量支持乡村素质教育。
其次,在变革内容上,积极探索与乡土情境相适应的农村素质教育新模式。应围绕农村青少年发展需要,把具有高迁移性的核心素养作为农村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强化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一线教师将实践教育融入课堂。实施“在地化”教育,扎根乡土社会,利用本地资源支撑素质教育持续开展,教育内容要符合农村青少年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着力培养农村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最后,在变革机制上,应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激活农村素质教育发展新动能。整合教育评价各要素,建立适应乡村建设需要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探索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从根本上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和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薪酬补偿机制,全面保障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继续扩大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规模,合理分流公费师范生。除了继续贯彻实施好“县管校聘”“特岗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政策外,还应鼓励地方在城乡教育资源流动模式方面大胆创新,如浙江省颁布了《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推进城镇素质教育资源下沉,优化城乡教育共同体资源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网络课程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素质教育资源配置,更好满足人民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期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