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需要的专业陪诊师,正从杨浦的课堂上走出来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23-10-24 11:51  阅读量:8520   

城市老龄化程度在提升,老人的求助也越来越多。日前,首届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公益培训在上海开放大学启动,为这个新兴行业注入了一线光。赵春霞带着10名护理员参加了首期培训与考核。她告诉记者:“接下来,海阳护理站将开设陪诊业务,帮助机构内和社会上有陪诊需求的老人,预计今年年底就会开始。”

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相关老师介绍,本次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主要面向本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护理站及相关养老服务机构为老服务工作人员。“今年总共计划培训500人,全市招生,希望能在养老服务领域,初步形成具备专业技能的陪诊师队伍。”

01

高龄、独居老人陪诊需求多

赵春霞工作的海阳护理站作为杨浦区首家长护险定点单位,为杨浦全区千余名老人提供长护险服务。因为和老人接触较多,她发现求助陪诊的老人主要以高龄、独居为主。“有些老人的子女远在异国他乡,自己行动不便,去医院看病只能求助他人帮忙。”

在新华医院,记者观察到,前来就诊的老人基本都有人陪同。不过,有的陪同者是同样年迈的老伴。一位白发奶奶还帮老伴借来一辆轮椅,推到他的面前,看起来有些吃力。“没有办法,子女不在身边,又找不到人帮忙,只能亲自上阵。”老人向记者倾诉。也有陪同而来的子女表示,为了陪老人看病,他们向工作单位请了假。“偶尔一次还行,经常这样也不是个办法。”

殷行街道开鲁六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范伟华告诉记者,在他工作的老小区里,就有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为了看病或者配药,找居委志愿者和邻居帮忙。“前段时间就有一位老伯,让邻居陪着去了医院。”

老人的陪诊需求日渐显现,服务缺口如何填补?“找我们求助的老人,都想请护理员陪诊。他们一是与护理员相熟,在居家服务中建立了信任。二是看中护理员具备基本的护理技能,能够照顾他们。”赵站长分析。

但在长护险规定的服务项目中,只包括洗发、沐浴、口腔清洁等27项基础护理和鼻饲、吸氧、皮下注射等15项临床护理内容,所有项目都在老人家中完成。“护理员都有长护险服务资质,但外出陪诊的服务内容与长护险截然不同。”赵站长说。

02

培训课程填补专业知识空白

培训中,赵站长印象最深的课程是了解陪诊业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授课老师有比较丰富的陪诊经验,总结了要点讲给我们听。”她和护理员们把这些“干货”记在了心里。

“老师说,接到陪诊业务后,先要和老人约好见面的时间、地点。如果老人行动不便,就派车到家里去接。到达医院挂号后,服务正式开始。老人要看什么病,陪诊师应当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在医院里,付费、开检查单……所有需要跑腿的事情,都由陪诊师帮助完成。服务结束后按实际时长收费。”

“授课老师还强调,对待老人一定要有耐心,沟通时充分考虑老人的心理需求。对于老人的病情,切记注意保护隐私,不得对外宣扬。”

除此之外,培训还安排了老年康复护理、从业人员心理健康、为老服务职业素养、养老服务法规政策等养老服务基础知识内容。赵站长认为:“对于有养老服务经验的护理员来说,课程内容易于吸收,也确实填补了相关专业知识的空白。”

培训结束后,所有学员都要参加考核。“每个人要在电脑上做一套试题,有关陪诊、为老服务的常用知识点,比如陪诊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哪些规范。”一位参加过培训的护理员说。

记者从上海开放大学获悉,考核通过后,学员会获得上海开放大学与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共同颁发的“养老服务陪诊师”结业证书。

03

回应社会需求,为养老行业赋能

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相关老师告诉记者:“这几年,学校都在做养老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前期培训中,我们收集了来自一线的反馈,发现老年人对为老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而在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当中,他们对陪诊服务的需求比较鲜明,但社会上的专业队伍还比较缺乏。因此,我们做了一些调研,开发相关课程,面向为老服务领域的公益性机构从业人员,推出陪诊师培训。”

有了技能和证书,就有了拓展新领域的底气,这是赵春霞作为站长的想法。“海阳护理站已经确定要开设陪诊服务了,让取得证书的护理员担任陪诊师。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护理员能够获得培训机会,掌握相关技能,助力完善就医陪诊服务体系。”

陪诊服务能在公益机构中推广,不少市民对此都表示期待和关注。“上了年纪的老人看病,没人陪总归不放心。上班走不开的时候,如果能找一个信得过的机构,请陪诊师代劳,也算是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痛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