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重磅宣布!

来源:证券之星 时间:2024-06-14 13:26  阅读量:6489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560亿美元巨额薪酬方案在股东大会上通过后,马斯克立刻对特斯拉市值作出大胆预测。 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机器人,以供特斯拉工厂使用。 在他看来,Optimus与其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未来将为特斯拉市值作重要支撑,推动特斯拉的市值,将“十倍于当今全球最有价值的企业”。 鉴于苹果和微软当前市值约为3.3万亿美元,马斯克预测特斯拉市值可能达到30万亿美元以上。 “十倍于最有价值公司” 在特斯拉股东大会尚未召开之前,Optimus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业内普遍预测,Optimus进展将成为股东会上的“重头戏”。 在股东会上,马斯克引述了方舟投资创始人凯茜·伍德近期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给特斯拉设定了5万亿美元的估值。但需要指出的是,马斯克提及的上述5万亿美元估值,还未将机器人Optimus的影响包含在内。 马斯克在会上透露,特斯拉计划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机器人,以供特斯拉工厂使用。他预测,到明年,特斯拉将拥有“超过1000个,甚至可能达到数千个”Optimus机器人在运行。 据他所述,这些机器人能够通过直接的语音命令来执行任务,例如,人们可以说“请完成这些任务”,机器人便能开始工作。此外,Optimus还能通过观看人类操作的视频来学习并完成任务。 马斯克进一步指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可能达到100亿至200亿个。他认为,特斯拉有能力以每个1万美元的成本,大规模生产这些机器人,并以大约2万美元的价格进行出售。 “如果Optimus每年的产量达到1亿个,它给公司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马斯克表示,“Optimus的购买成本将低于汽车,特斯拉大规模生产后每年可以赚取1万亿美元的利润”。 根据上述数据指标,马斯克大胆作出预测称,“特斯拉未来市值有可能十倍于当今全球最有价值的企业。” 鉴于苹果和微软的市值约为3.3万亿美元,且苹果市值已超微软,成为最大市值的公司。马斯克暗示,未来特斯拉的市值可能会达到33万亿美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认为支撑特斯拉未来市值的另一重大因素为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他在会上也谈到了特斯拉的机器人出租车模式。 他强调,这一模式中,部分车辆将由特斯拉直接拥有并运营,而另一部分则将归属于特斯拉客户。“这一策略赋予了特斯拉车主对其车辆使用的完全掌控权,让他们能够灵活决定何时将车辆投入到特斯拉的机器人出租车网络中,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工作重心向特斯拉倾斜 实际上,在5月5日,特斯拉便发布了Optimus的最新演示视频。 相比上一次只是演示Optimus的行走能力,在该视频中,特斯拉更强调Optimus的“生产力工具”的特性,展示了在工厂场景中,其手臂精确搬运电池的功能。同时,视频显示Optimus已经在工厂中进行测试,且人工干预率持续下降。 在业内看来,随着马斯克的薪酬提议提前通过,马斯克未来的工作重心有望进一步向特斯拉倾斜,从而加速人形机器人业务的发展。 此外,国外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核心厂商积极配合产业趋势,迎接商业化进程。 其中,英伟达、OpenAI等科技巨头纷纷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加大投入。早在今年3月13日,OpenAI便与Figure AI合作推出通用型机器人Figure 01。近日,英伟达也跟进发布了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小高潮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包括优必选Walker、小米CyberOne、达闼Ginger、傅利叶GR-1等一批国产人形机器人近期相继传出重要进展。 其中,傅利叶智能CEO顾捷近日透露,傅利叶已经生产了上百台人形机器人,在不同行业实现了小批量的交付,“但这仍是示范指导意义,大规模量产仍需3-5年乃至更久”。 而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近期也走进东风柳汽的工厂,开展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安全带检测、车门锁检测、车灯盖板检测、车身质检工位、车厢后盖检测、内饰总检、油液加注、前桥分装、集配捡料、贴覆车标、配置刷写、标签打印等一系列工作。 而在4个月前,优必选曾发布Walker S进入蔚来工厂首次实训视频。当时,Walker S利用实时图像捕获和传输功能,参与了车辆门锁、安全带、车灯盖板的质量检查,并能够贴合车辆标志。 小米人形机器人近期也进入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据悉,小米机器人接下来将通过拓展应用场景,实现与汽车、机械、电子和人工智能等产业的集群式融合发展。中信证券认为,在科技巨头的引领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编辑: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