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是流动的中医智慧凝聚的团队力量
清晨七点半后,西安市第五医院花园青风藤下,自愿者组成的八段锦带练队伍已成医院一景。这支由最初单人晨练发展而来的团队,如今正以舒展从容的八段锦招式,演绎着中医“动静相宜”的古老智慧。
作为中医导引术的瑰宝,八段锦讲究“站如松,动如风”。基础站姿需十趾抓地、双膝微曲,保持涌泉穴与百会穴垂直相对,形成“顶天立地”的能量通道。看似简单的“两手托天”“左右开弓”等动作,实则暗合中医经络运行规律,通过牵拉十二经筋、刺激任督二脉,使气血如春水般润泽全身。医务工作者们发现,晨练后交接班时的肩颈僵硬明显缓解,久站手术后的腰腿酸沉也有所改善。
八段锦分为国体版、少林武八段、道家养生八段(南派代表)以及医家导引八段(中医学院派)等,目前我们练习最多,传播最广泛的为国体版(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版),其特点为以传统八段锦为基础,融合现代运动医学理念,动作标准化、节奏统一,适合全民健身。
朱院长在晨练教学中始终强调:“不必拘泥派别之分,关键在于让身体形成规律性唤醒。”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北派马步,还是柔缓连绵的南派云手,只要每日坚持15分钟舒展筋骨,都能收获“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的养生效果。并根据传统理论中的方位观念强调八段锦站位有所要求,面朝南:传统认为南方属火,对应心脏,有助于调节心气。面朝东:东方属木,对应肝胆,适合清晨练习以顺应阳气升发。
在自愿者的不断坚持下,这支晨练队伍如同滚雪球般不断壮大。从最初院领导层的尝试,到各科室医护的自发加入,再到患者家属的驻足跟练,八段锦特有的“低门槛、高收益”特性正在显现。病房医生在查房间隙比划“背后七颠”,病房护士在为患者健康宣教中也加入了相关内容,护理部更将标准招式制成图解张贴在花园中。
八段锦不是表演艺术,而是人人都能掌握的生命科学。如今,这套穿越千年的养生术已悄然成为医院文化新名片,既强健着医者之躯,更传递着“治未病”的中医哲学。当白衣天使们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或许正是对“大医精诚”最生动的诠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