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银龄群体的幸福更有质感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25-10-30 13:14  阅读量:6290   

10月24日,在宜君县棋盘镇棋盘村互助幸福院餐厅,老人们正享用午餐。 本报通讯员 薛凯岳摄

秋日清晨,在宜君县棋盘镇棋盘村互助幸福院,记者看到一片暖意融融的景象:有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或下棋品茶,或聊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老人在宜君县人民医院义诊车前,检查身体……

近年来,宜君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农村银龄群体的急难愁盼,将互助幸福院作为民生服务的核心载体,用“一餐一乐”解民生之忧,以“医养相融”筑健康之基,用“管建并重”谋长远之福,老有所养的幸福图景在宜君大地徐徐铺展。

解决银龄生活难题

“以前在家待着无聊,现在每天来互助幸福院和老朋友聊天、下棋,中午还能吃上热乎饭,时间过得可快了。”10月24日,在棋盘村互助幸福院,村民陈定秀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笑着感慨。

截至2025年8月底,宜君县已建成互助幸福院100个。每一个互助幸福院都严格按照“五室一厅一所一间”的标准布局——休息室、电视室、娱乐室、阅览室、卫生室、餐厅、户外活动场所、卫生间一应俱全,电视机、按摩椅、健身器材等设备配齐配足。上午,老人们打太极、练健身操,在阅览室里看报纸、读书,电视室里,老人们一起观看经典戏曲;午后,一起下棋、打牌、聊天,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棋盘镇马泉村互助幸福院还增设理发室和按摩室,每周邀请志愿者为老人免费理发、按摩。“头发长了不用跑镇上,在这里就能剪。幸福院里还有按摩椅,村里的老人都喜欢来。”马泉村老人张凌嘉笑着说。

“吃饭难”是农村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普遍痛点。为解决这一问题,2024年起,宜君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条件成熟的互助幸福院设立9个老年助餐点,2025年新增7个老年助餐点,按老人年龄和身体状况给予相应就餐补助。

此外,宜君县各互助幸福院还定期邀请公益电影放映队、文化下乡演出团队上门送上精彩的文化节目,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

群众家门口的“健康港湾”

“大妈,您血压有点高,饮食得清淡些,降压药要按时吃。下周我们还会来巡诊,到时候再给您量一量。”10月25日,在棋盘村互助幸福院巡诊活动现场,宜君县人民医院的护士一边给老人量血压,一边细心叮嘱。

如今,这样的医疗服务已成为互助幸福院的“常规项目”。近年来,宜君县各乡镇协同宜君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将互助幸福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落脚点,组织义诊团队,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医护人员还会现场普及预防知识、指导用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医护人员还会上门巡诊。

“医生给我检查了身体,还告诉我应该怎么调理身体。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我心里特别踏实。”马泉村老人许全柱说,“以前去镇上看病要走好几里路,现在互助幸福院来了义诊团队,不用跑远路,健康就有了保障。”截至目前,宜君县义诊团队已为幸福院老人开展巡诊200余场次,覆盖当地3000余位老人。

筑牢互助幸福院保障网

“互助幸福院不仅要建得好,还要管得好、运营得好。”宜君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说,为确保互助幸福院规范运行、长久服务,宜君县从制度、资金、安全三方面筑牢保障网。

在运营管理上,宜君县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制度,将互助幸福院分为三类挂牌运营,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员,明确县、乡、村三级管理责任,确保每个互助幸福院有人管、有人护;在资金保障上,采用“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添一点、自己出一点”模式。截至目前,宜君县财政共拨付互助幸福院运营补助资金275.3万元、助餐补助资金82万元,为互助幸福院的日常运营提供切实保障。在安全监管上,宜君县各乡镇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通过现场查看环境卫生、检查食品安全、检修设施设备、询问老人需求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守住“安全底线”。

下一步,宜君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以互助幸福院为核心,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农村老人在家门口享受便捷养老服务。同时,该局创新运营模式,提高助餐服务公益性,完善智能守护体系,深化与医疗部门的联动,推动“日常照料+定期医疗”深度融合,让互助幸福院从“有服务”向“优服务”升级,银龄群体的幸福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