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探索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3-10-21 18:56  阅读量:16996   

由湖北广播电视台、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制作的《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探索”呈现的是新时代湖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

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探索

湖北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重心,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探索出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发展路径。

本期节目在湖北搜寻了100多个故事点,从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三个方面出发,选择了随州市随县新农人“谭种田”、恩施州彭家沟村“一黑一白”走上致富路、随州广水驼子村乡村合作公司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让村民“一年有三份收入”等3个案例,展现湖北以共同缔造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种好家乡父辈留给我们的土地

记者与“谭种田”在夕阳下的合影

谭文,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人,乡亲们都叫他“谭种田”。在对谭文的采访过程中节目组得知,他刚回乡的时候也收到了很多亲戚朋友的质疑,但是他说农业总要有人来做,他愿意去做这个人。2017年,他回乡的第二年,正值收割的时节,随县遭遇了连日阴雨,稻田里稻苗大面积地倒伏、发芽。那段时间他就将收割机放在地里,下雨就停在那里,雨一停就接着割。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在铁皮房里,听着雨打铁皮的声音愁得根本睡不着,他就在夜晚冲进地里抢收。就这样还是有200多亩地的绝收,亏损了几十万。后来他重振信心,了解相关政策,花心思研究农业技术和农产品销路。他还紧跟潮流注册了短视频账号,希望利用自己的技术、经验和资源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农业,并打算进军农产品电商。在付出与回报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很少人能像谭文一样坚守初心。

“一黑一白”的致富密码

摄制组成员在猪舍进行实景拍摄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在近十年大力发展黑猪养殖和白柚种植产业,实现了从人均收入不足2000到超过3.5万的大跨步。如今这里几乎家家住上了别墅、洋房,被称为大山里的“别墅山村”。

在彭家沟村的短片构思时,节目组选择了村里“一黑一白”产业中的黑猪作为短片的开头,整个短片以小猪“蓬仔仔”的视角进行拍摄,其中穿插村民的亲身感受,来讲述彭家沟村这些年所经历的变迁。

村里的养猪大户焦易,同时也是“养猪顾问”,主动负责帮村里育种以及解决村民养猪碰到的一些问题。他有着跟村里人相比更加黝黑的皮肤,但是脸上总是带着笑,乐呵呵的。到猪圈拍摄焦易的工作场景时,需要穿着全套防护服,完全颠覆了大家对养猪的认知。“这是为了预防生猪之间的传染病。”他解释道。在猪圈的一边,有一个表格,上面详细记载了猪的品种、繁育日期等等。

村民一年有“三份收入”

记者跟随黄书记在走访拍摄

驼子村成立乡村合作公司的出发点是破解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驼子村的八大产业选择都是从村民们的实际需求出发。村集体里有一部分收益,专门用于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优先解决的是“一老一小”的民生问题。“一老”是为整个村80岁以上的老人交农村合作医疗,“一小”是在村里建寄宿学校。

节目中所呈现的广水乡村公司虽然只有短短一分半钟的视频,但我们光是录音就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因为是原创说唱,录音的时候我们便选择了驼子村的村支部书记黄书记和两位当地村民。三位之前都没有过录音的经历,可以说是完全零基础。因而,此次的说唱在节奏和吐词方面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在整个音频录制过程中,刚开始大家还有点放不开,后来在录音师的鼓励下,大家终于能够放开声音大胆开口唱了。经过反复的练习来弱化口音,两位村民阿姨和黄书记的吐词变得更加清晰。长时间的学习伴奏,大家也逐渐找到了感觉,卡上了节拍。虽然过程比较曲折,但是最终录制效果比我们预想的满意地多。

从随州到恩施,从新农人到乡村合作公司,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湖北的广袤大地上徐徐铺展。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壮美画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