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城市伤疤变身“九寨沟”

来源:金羊网 时间:2023-12-15 20:37  阅读量:5190   

12月13日至15日,探寻“百千万工程”新“茂”密码——2023全国主流融媒体看广东茂名发展深调研活动在茂名开展。14日上午调研团进入茂名露天矿生态园。

昔日的露天大矿坑,今天的城市后花园。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坐落于茂名市区西北石油化工工业区,占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园内有复绿生态林地约8000多亩、长达20公里的马拉松跑道。园内还建有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茂名露天矿博物馆,建筑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成为集展览、科普、藏品收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传承茂名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综合型博物馆。

露天矿生态公园伴随了茂名的城市成长,见证了茂名的发展和巨变,承载了“南方油城”的光辉历史,成为了茂名城市立市建设发展的见证地。近年来,该公园先后获“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等荣誉。

上世纪五十年代,茂名石化炼油厂开工,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油页岩矿山随即在茂名破土动工。上万名石油技术人员和民工组成的建设大军齐聚茂名油页岩蕴藏区,用锄头、畚箕加扁担,直接在矿脉上掘取矿石运出。从1961年矿山和页岩干馏装置规模化投产,到1992年年底停产,露天矿山为缓解国家石油困难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开采形成的巨大矿坑可能诱发滑坡、坍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采露天矿形成的矿坑湖,水质差,废弃的巨大矿坑更是存在安全隐患。从高空看下去,露天矿坑像一个巨大脚印,满目荒凉。

为抚平“城市伤疤”,茂名市放弃该区开发高岭土、煤炭等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作出了关停露天矿的决定,决心引来活水变“废坑”为“活湖”,启动露天矿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作。

2014年,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全面展开,按照修复与优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建设“引水、修路、种树、建馆”四大工程,利用现有地形及矿区原有设施,通过“赏花、观景、戏水、观展”等一系列景点布置,开发成开放式生态公园,建设起露天矿博物馆,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2018年8月,露天矿好心湖成功入选“茂名十大文化名片”,2020年获得“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称号,2021年获得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颁布的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目前,矿区已完成复绿面积约9000多亩,种植50余万株林木,树种成活率在85%以上。茂名露天矿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绿水青山正日益变成造福群众的金山银山。

2017年8月,矿坑湖被命名为“好心湖”,水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6亿立方米,围绕着好心湖的好心湖碧道全长15.2公里。在好心湖碧道建设过程中,茂名市将其与河湖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文旅产业紧密结合,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好心湖碧道成为广东水科院河长制研究院推荐的广东“十大浪漫碧道”。

如今40公里的环湖公路已全线贯通,假期休闲、旅游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近年春节期间,露天矿生态公园累计接待游客均达80万人次以上,排在当地热门景区首位。

生态环境改善也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在茂名露天矿曾经的北排土场,清洁能源正蓬勃发展,当地将排土场改造成目前茂名首个地面光伏电站——广东粤电茂名露天矿“林光互补”项目,集约利用土地,土地上方空间建设光伏,下方种植花卉、苗圃,每年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0321万度,相当于节约标煤3.93万吨,减少灰渣排放量约1.21万吨。

目前,茂名露天矿的生态修复还在继续完善,将聚焦矿山遗址、乡村振兴、户外运动,加快露天矿生态公园提质改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