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金融献“粮”策共绘好“丰”景
金秋十月,稻谷金黄。江苏农行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提前部署、提早安排,主动对接供销社、合作社、收储大户等,精准制定信贷服务方案,满足秋收购销等资金需求,全力保障秋收时节“颗粒归仓”。
早行动,做到“钱等粮”
走进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某农产品经营部内,大米烘干设备正在轰轰作响,大型传送设备正忙碌地将包装好的大米运送至大货车内,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经营部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我们的大米效益估计能翻倍了。”该经营部负责人姚老板边说边用手指着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粮仓。他从2016年就开始从事大米加工、收购和销售,每年的净利润也很可观,行情好的时候能达到100多万元。为了应对粮食收购高峰期,大米人工打包慢等问题,他又购买了打包分装设备。“以前都是4、5个工人帮忙打包,每年包装人工费都要花费4、5万元,现在都是机械化运作,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效率”,老姚对新投入的设备十分满意。眼下,他又刚签订了一笔收购水稻的合同,但是由于前期增投机器设备耗费了流动资金,导致当下资金出现了小缺口,农行南通如皋支行及时向其发放100万元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针对粮食收购企业资金占用大、抵押物受限、融资难等问题,该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风险可控、程序合规的前提下,通过“抵押+信用”产品组合模式,打通收粮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针对粮食收购大户发放贷款已达7384万元。
强支持,送来“及时雨”
放眼望去,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1000多亩种植稻田里一片金黄,一串串颗粒饱满的稻谷被压弯了腰……“今年又是好收成啊。”来自江苏省如皋市包田大户张怀林看着即将收割的稻谷咧开了嘴。
老张不仅是村里的包田大户,还是个种地高手,收割、烘干技术等样样精通。由于今年不仅要收自己承包的地,还要帮周边农户一起收稻,老张在9月初就已经盘算着10月中旬开始开工。考虑到自己原先回收的旧收割机往年“战绩”不佳,不仅效率不高,损失率还不低,老张便打算换批新型农机收割机。
前段时间,农行南通如皋搬经支行到该村拜访包田百亩以上种植户,开展上门建档工作,并及时询问秋收情况以及资金需求,听说了老张的事情后,该行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上门了解资金需求,不到2天时间,为其发放了80万元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老张顺利购买了新型农机。“多亏了农行贷款支持,这下我不仅能顺利完成今年的收割任务,还能赚点外快了。”老张对农行的金融服务十分感激,他介绍说,前期1000多亩的水稻地要收,还需要雇佣工人帮忙整理秸秆,翻耕土地等,不仅耗时费力,还要多支付人工费用,现在买了智能化收割机具后,一切都是机械化,原先近一周的农活儿自己一个人几天就全部干完了,人还不累,他准备以后有困难再找农行。
优服务,下好“一盘棋”
江苏农行针对秋收资金需求急、周转快的特点,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优化信贷流程,保障“7times;24”小时服务通畅,切实提高信贷发放效率和资金支付结算效率。
“农行在我们款项结算上真的是帮了大忙了”,来自江苏大江粮食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非常感激地说道。该企业是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一家从事粮食、食品、农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近期,正值秋粮收购的旺季,该企业向上游供应商购买了一批稻谷,但由于企业本身流动资金不足,下游的应收账款又未能及时兑现,导致无法按期支付资金给上游企业,江苏如皋支行主动对接,通过为其制定“云链保理”整体服务方案,及时将资金通过“中企云链平台”支付给上游供应商企业,及时解决应收账款的难题,维持“资金链”的稳定。目前已成功为上游供应商投放资金4891万元,下游供应商已达30多家。
资金链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金丝线,江苏农行顺应乡村产业链式化发展趋势,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链条,不断加大融资供给、线上服务、场景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客户融资难题,护航农业产业链发展,为当下秋收注入更多金融动能,绘就秋收“丰”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