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粪菌移植技术再次为危重患者带来生命曙光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名重危患者,在EICU、肾移植科、消化内科等多科室的通力合作下,医院启用粪菌移植技术,再次为危重患者带来生命曙光!
59岁的患者艾先生肾移植术后6年,处于重度免疫抑制状态。此次因“重症肺炎,重度ARDS、呼吸衰竭”入院,病情极其危重。
EICU的滕琰主任、姚芳兰教授及团队迅速响应,争分夺秒、精准治疗。患者病情急速变化,从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到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状态。其间,借助多种救治措施、经过积极抢救,患者肺部感染逐渐得到控制。
然而,在后续治疗中,患者出现新的问题:感染进入平台期,并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严重腹泻,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肠内营养无法顺利进行,感染也无法完全控制。针对这一病情,消化内科李红霞教授、刘亚萍主治医师会诊后,建议采用粪菌移植治疗。
在征得家属和患者同意后,粪菌移植团队迅速行动、协助治疗。采用先进的洗涤菌群移植技术,成功解决了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患者样便也逐渐转好,顺利开启肠内营养。
随着肠道菌群重建和肠内营养的顺利开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情绪状态也明显改善。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据悉,由于抗生素使用、营养异常、血液感染、肠缺血和肠动力异常等因素,重症患者的肠道生态失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且与危重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在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失调与难治性肠内外疾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消化内镜技术优势,率先在省内开展粪菌移植技术,且已获批重大新医疗新技术项目。自2023年开展粪菌移植技术以来,已成功救治近60例患者。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更为危重患者及移植术后患者的肠道微环境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临床预后能力。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艰难梭菌感染性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器官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肠内外疾病的救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